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示|南京师范大学“化”治理之思,探和美之“屋”——“寻迹蝶变”乡村振兴促进团
乡村振兴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2021年2月,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走进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指出“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求“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乡村实现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化”治理之思,探和美之“屋”——“寻迹蝶变”乡村振兴促进团12名成员于2024年7至8月,奔赴贵州、广西、四川、江苏四省数市,深入调研化屋村基层治理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和美乡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发挥青年学子的专业优势,用实际行动为建设和美乡村贡献力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
厚植前期积淀,牢掌目标导向
“寻迹蝶变”乡村振兴促进团由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担任指导教师,团队成员由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共12名学生组成。依据每位同学的特长与兴趣,团队将成员分为文稿组、宣传组、美工组与对接宣讲组。团队以乡村振兴为己任,充分展示队员的才能,开展宣讲、调研、访谈、文创设计等多样活动,引领成员们用实际行动为建设和美乡村贡献力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
本次实践致力于通过调研走访和线下体验,深入了解贵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模式,将社会观察、知识积累、实践思考转化为建设性意见,将社会实践调研成果转化为资政建议,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刻感悟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发展黄金十年成就,感受党和国家大踏步发展的“贵州缩影”,贯彻落实2024年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在实践中感悟青年的时代责任,在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
览文阅卷、青年赋能,形成“2+1+3”立体化路径
实践通过线上资料搜集和线下实地调研两条路线,围绕化屋村基层治理助推和美乡村建设这一主题,主要调查化屋村基层治理发展五治融合的政“治”、德“治”、自“治”三个方面,展开当地治理状况预调研,广览政策文件、主题文献,制作问卷访谈稿、规划调研路线。
临场践域,青年丈量,探寻“校地共建”多维式路线
实践阶段,团队通过走访、访谈、参观体验等形式,深入了解化屋村基层治理情况,调查化屋村基层治理现存问题,结合专业知识,总结调研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并与社区合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汲理融验,青年扬智,提炼基层治理“1+3+3”落实型方案
团队将探索以党建引领为擎,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紧密依靠“政治+德治+自治”三条路径,强化基层治理,实现乡村、网格员、农民三方面的支持,并由此助推和美乡村建设的深入发展。
理论稳健引领实践,齐心产出丰硕成果
活动前期以资料收集、线上宣讲为主,首先,团队成员收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治理模式、五治融合治理路径、和美乡村政策与典型案例,针对化屋村发展变化与成就和基层治理模式、和美乡村政策介绍及典型案例进行宣讲,并据此设计相关问卷进行发放,整理问卷调查结果,为之后的实践调研做准备。
活动中期主要是实地走访实践。成员将深入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了解“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在实践中总结化屋村转型成功的经验。此外,成员将前往江苏、广西、四川等地乡村进行线下宣讲,具体介绍乡村振兴与和美乡村政策。
(缺配图,我在群里好像没找到~)
活动后期主要是对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剪辑相关视频并发送到各个平台,并制作文创产品、海报、三折页等,总结调研结果,形成调研报告。
宣讲宣传双线并行,文创文稿齐步并发
2024年8月,“寻迹蝶变”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两场线上宣讲并转化为主题微课发布于抖音、B站,与听众们共赴一场乡村振兴之旅,一同走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感受化屋村的华丽转身与和美乡村的温馨画卷,深入了解了化屋村如何通过乡村旅游、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生态保护和基层治理创新实现乡村振兴。
为了以富有吸引力和创意的方式宣传实践活动,助推乡村振兴,团队依据队伍介绍、基层治理、宣讲预告、和美乡村政策等多主题制作了多张不同特色的精美宣传海报,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实践活动,了解和美乡村政策,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此外,团队还利用三折页具体介绍了化屋村的治理状况,帮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化屋村发展变化成就以及基层治理状况。
(还有一些海报图和三折页在群里没找到)
团队成员依托和美乡村建设的主题,结合团队队徽图案,经创意转化,设计了包括明信片、帆布包、徽章在内的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乡村振兴内涵和创意元素。
结语
本次实践不仅是对化屋村发展历程的一次回顾,更是一次关于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成功的乡村建设离不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支撑以及持续投入。化屋村的成功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坚持党的领导、挖掘本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而作为实践团成员、作为青年学子的一员,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前行,注入更多行动至乡村振兴的行动中来,以绵薄之力推动更多乡村走向繁荣振兴!
文字|倪一可
图片|寻迹蝶变实践团
审核|顾思雨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